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357名男性进行了调查。在研究开始阶段(1981年-1984年),这些平均年龄为72岁的男性提供了新皇冠体育:人口统计学与健康变化的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血压与胆固醇水平,以及他们多久参加一次运动。被研究个体在调查的第1年提供了2次资料,之后每年提供1次,一直延续到2006年。之后,他们完成了1份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生活习惯、健康状态或日常工作能力的改变等。
调查结果表明,总共有970名男性(41%)活到了90岁以上。有多种可改变的生物学与行为学因子与高寿命存活率有所关联。研究人员称,吸烟、糖尿病、肥胖与高血压可显著降低活到90岁的可能性,而生活规律且有活力的运动,可在实质上改善这种状态。此外,年龄超过90岁以上的男性,相对于那些较早死亡的男性,也有更好的身体机能、精神健康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研究还显示,与短命有关的有害因子,如抽烟、肥胖与久坐生活方式等,与老年初期贫乏的机能状态也有显著的关联。研究人员估计,一位70岁的男性,如果他不吸烟,血压、体重正常,也没有糖尿病,而且每周运动2-4次,活到90岁的概率高达54%。但是,如果拥有上述有害因子,活到90岁的概率就会明显下降,有久坐生活方式的活到90岁的概率降为44%,有高血压的降为36%,患肥胖的降为26%,吸烟者降为22%;拥有3种有害因子,如久坐、肥胖与糖尿病者则降为14%;拥有5种有害因子的降为4%。
虽然某些中年死亡风险对老年初期的冲击颇有争议,但该项研究指出,至少是在男性当中有许多因子依然很重要。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风险管理应当持续到老年早期,以减少死亡率及残疾。
在另一项研究中,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对年龄在97岁以上的523女性与216位男性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老人透过邮寄或电话方式完成了新皇冠体育:其健康史与身体机能的问卷。基于性别,以及他们发生与老化相关之典型疾病的年龄,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成不同组别: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痴呆、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帕金森氏症与中风。那些在85岁以上患有上述状态者,被归类为迟缓者,而那些在较轻年龄时患有这些状况的人,则被称为幸存者。
在参与者中,32%属于幸存者,68%属于迟缓者。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发病不能够将这些特长寿命压缩至尽头。这些在85岁之前发生心脏病或高血压的老人仍能存活到100岁,证明其具有与延迟到85岁后才发病者相似水平的机能。
虽然只有少数男性与女性活到极老的年龄,不过,此项研究中的男性寿星与相对应的女性寿星相比,显然有更好的精神与身体机能。研究人员认为,对此的一种解释或许是,男性必须要有更加出色的健康或机能上的自理能力,才能达到这种极端年龄。另一方面,女性或许在身体与社交上更加适应在伴随慢性病及经常失能的健康状态下生活。
研究人员表示,就百岁老人发病时机而言,或许能阐明人们可以活到极老年纪的不同方式。在面临与临床上显著老化和死亡相关的发病时,能很容易地延缓或脱离失能的决定机制,值得作更进一步的探究。